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诚信文化分会    主 办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国功夫

清代的武举制度

时间:2022-02-24 14:27:40 来源:《中华武术》杂志 作者:马明达

  我国历史上的武举制度创始于唐代。武则天长安二年(702年),“诏天下诸州宣教武艺”,并确定在兵部主持下,每年为天下武士举行一次考试,考试合格者授予武职。一般认为,这是我国科举制度中“武举”或“武科”的正式出现。自此以后,这一制度为大多数封建王朝所沿用,成为封建国家网罗武备人材的重要途径。直到清代末年,新式学堂兴起,武举考试在光绪二十九年(1901年)被宣布废止。

  唐代的武举偏重于武勇技艺,整个制度还不够完备,只能说是武举的创制时期。从宋代开始,武举被纳入整个科举体系之中,确定了三级考试的程序和外场考武艺,内场考策论、兵书的考试办法,武举制度臻于规整。而武举的鼎盛是在明清两代,特别是在清代。

  明代开创了以八股文取士的科举体制,表明封建专制主义对人们思想的钳制更加峻密。与之相应,武举也趋于僵化,整个考试过程显得制度严整而缺乏生气。明代武职多半由世荫承袭,加上直接由行伍起家,武举所提供的人员只是个补充数额,所以,明代武举出人不多。

  清代情况大不相同。从制度上看,基本上全袭明代,考试程序、办法等并无多少变化,但,清王朝对通过武举考试来网罗武备人材十分重视,其重视程度大大超过明代。清代武官犹如文官,多半得通过科甲进入仕途,这在当时叫“正途出身”,比起由其他途径跻身宦林者要荣耀得多。加上封建国家大力提倡,制度比较严密,录取相对公正,因此,民间武士对武举考试趋之若鹜。清代武举为封建国家提供了大批武职人员,其中不乏出类拔萃的人物。

  清代武举考试大致分成四个等级。一、童试:在县、府进行,考中者为武秀才;二、乡试:在省城进行,考中者为武举人;三、会试:在京城进行,考中者为武进士;四、殿试:会试后已取得武进士资格者,再通过殿试(也称廷试)分出等次。共分三等,称为“三甲”一甲是前三名,头名是武状元;二名是武榜眼,三名是武探花。前三名也称为“鼎甲”,获“赐武进士及第”资格。二甲十多名,获“赐武进士出身”资格。二甲以下的都属三甲,获“赐同武进士出身”资格。殿试的规格很高,一般由皇帝亲自主持考试。考试揭晓后,在太和殿唱名,西长安门外挂榜,并赐给武状元盔甲,然后由巡捕营护送武状元归第,炫耀恩荣。第二天,在兵部举行盛大的“会武宴”,又赏给武状元盔甲、腰刀等,赏给众进士银两等。清代科甲等级差别甚大,同样是武进士,一、二、三甲的等次荣誉却大不相同。自然,状元是出尽了风头的,登第后的三天内,可以披红挂彩,上街夸官,真所谓春风得意了。

  殿试以后,通常立即由兵部授予官职。顺治三年的制度是,武状元授正三品的参将,武榜眼授从三品的游击,武探花授正四品的都司。二甲授正五品的守备,三甲授从五品的署守备。康熙年间又有变动,改为一半授营职,是直接带兵的官,另一半授卫职,是皇帝的宫廷侍卫。雍正五年规定,武状元授御前一等侍卫,武榜眼、探花授二等侍卫。再从二甲中选头十名,授三等侍卫。其余在兵部注册,授予守备等营职。雍正以后各朝,武进土的授官情况还有些变化,不过所授品位基本上以康熙定制为准,没有什么大的变更。

  清朝规定,武举各级考试,通常每三年举行一次,每科录取人数也有定额。但常科以外,还时常增设所谓“恩科”,常额以外,也增加一点“恩额”。这类“恩科”、“恩额”都由皇帝直接掌握。无非借此来笼络人心,吸收更多的武勇人士为统治者效命。

  考试办法差不多与明代一样,分一、二、三场进行。一、二场试弓马技勇,称为“外场”;三场试策论武经,称“内场”。

  一场试马上箭法,驰马三趟,发箭九枝,三箭中靶为合格,达不到三箭者不准参加二场。乾隆年间,一场又增加了马射“地球”,俗称“拾帽子”,是考察伏射能力的项目。二场试步射、技勇。步射九发三中为合格。所谓技勇,实际上主要测臂力。它共分三项:头项拉硬弓,弓分十二力、十力、八力三号,另备有十二力以上的出号弓,应试者弓号自选,限拉三次,每次以拉满为准。

  二项舞大刀,刀分一百二十斤、一百斤、八十斤三号,试刀者应完成左右闯刀过顶、前后胸舞花等动作,刀号自选,一次完成为准。

  第三项是拿石制子,即专为考试而备的石块,也分三号,头号三百斤、二号二百五十斤、三号二百斤,考场还备有三百斤以上的出号石制。应试者石号自选,要求将石制提至胸腹之间,再借助腹力将石制底部左右各翻露一次,叫做“献邱”。一次完成为合格。凡应试者,弓、刀、石三项必有两项为头号和二号成绩,三号成绩超过两项者如不合格,取消三场考试资格。

  三场是考文,当时叫“程文”,相当于文化课考试。文化考试对大多数武士来说,比外场考试更难应付,所以考试办法屡有变动。最初是考策、论文章,“策”相当于问答题,“论”是按试题写一篇议论文。顺治时定为策二篇,论二篇,题目选自四书和兵书。康熙年间改为策一篇,论二篇。策题出自《孙子》、《吴子》、《司马法》三部兵书,论题只从《论语》、《孟子》中出,考试难度有所降低。乾隆时,又改为策一题,论一题,题目都选自《武经七书》。到嘉庆年间,考虑到武人多不能文,所写策、论多不合格,而不少外场成绩突出者又往往败于内场,于是干脆废除策、论,改为按要求默写《武经七书》中一段,通常只一百字左右。这样一味迁就,使内场考试的水平越来越低,最后差不多只是形式上的存在了。当时社会上重文轻武之风很盛,经此一改,武人更加被文士们看成纠纠武夫,武举的社会地位大不如清代前期了。

  以上所介绍的考试办法,是会试一级的,会试以下的乡试、童试,考试办法基本上与会试相同,只二场弓、刀、石的分量相应降低,马步射降为九发二中为合格。

上一篇: 揭开点穴的奥秘

下一篇:习武与习德

编委会 | 网站简介 | 机构设置 | 会员简介 | 人员查询

版权所有:诚信中国网@2021 京ICP备13008251号

网站维护:中安观研究院互联网科技中心网站制作联系:010-57130801

如有侵权,敬请在一周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站新闻文章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2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