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对抗性的项目外,秦时就已经出现了对练套路,这种对练形式最早流行在“三辅”、即西汉京城长安附近地区。据《西京杂记》载:“秦末有白虎见于东海,黄公乃以赤刀往厌之,术既不行,遂为虎所杀。三辅人俗用以为戏。”这就是汉代有名的角抵戏之一《东海黄公》。在这出戏中,有人与装扮成虎的人对打,实际上是“空手对刀”,两个人按预定的动作次序进行,最后空手者胜持刀者。这种对打形式,虽属戏剧表演,但它对后世武术对练套路的发展影响却是颇大的。
由于受秦的影响,汉时武术套路技术发展较快,有单练,也有多种形式的对练。《史记。项羽本纪》记载了鸿门之宴:项庄入为寿,以剑舞(见图十二)。这些都是以雏形套路形式出现的剑术。司马迁对鸿门宴作了生动的记叙:“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这种剑术舞练,虽系剑术套路的表演。但明显地含有技击的内容,因之项伯亦不得不拔剑起舞以保护沛公。这说明“剑舞”是指武术套路技术。又,汉末古沂南墓剑饰图中有一帝王欣赏武士舞剑,武士提膝转身持剑欲击。手、眼、身、剑浑然一体,给人以动态感(图十三)。
汉时出现的武术套路除“剑舞”外,还有“刀舞”、“双戟舞”、“钺舞”等。这些“舞”在当时就有一定套路,如剑舞就是舞剑,刀舞就是舞刀。东吴的将领凌统,因与甘宁有杀父之仇,想用“项庄舞剑”的办法在席上刺杀甘宁,“酒酣,(凌)统乃以刀舞”。可是甘宁也早有防备,“宁起曰:‘宁能双戟舞’”(《三国志。吴书。甘宁传》)。此外,还有曹操“乃舞手戟于庭”及“瓒乃自持矛,两头施刃”的双头枪等记载。在上述器械的舞练过程中,都有明显的技击含义,既是舞练,也讲招法。这种套路形式的攻防技术,防身自卫价值较强,在军事训练中有重要意义,在宴会上也常作为娱乐的项目进行表演。
秦汉时期,“百戏”大为兴盛,不少为人们所喜爱的武术项目也被吸收到“百戏”中去,如“剑舞”、“钺舞”等,但已赋予更多适合表演的技巧内容。从四川成都杨子山出土的东汉桓灵期间的画象砖丸剑图中,反映了在宴会时进行的乐舞杂戏(见图十四)。图的右上方,一人弄丸,七弹齐飞;一人一手舞剑,另一手用肘顶瓶。这种舞剑看来纯属表演性质。1972年四川郫县还出土了东汉墓石棺,石棺上所刻“漫衍水戏”中就有一人舞钺的动作(见图十五)。陕西米脂出土的东汉画像砖中也有作为“百戏”节目表演刀剑戟舞图象。画面上,左一人举剑直刺,右一人持戟来迎,旁有人吹箫。这可明显看出是一种对练套路,这种对练显然不同于对抗性的比赛。南阳汉画石中有:“空手夺枪”的图像:一人手持长枪作弓步刺枪,另一人作横裆步亮掌作夺枪之势(见图十六)。米脂汉画石中还有“剑盾对打双戟”的对练:一人弓步举戟进攻,另一人持剑盾防守,招式清楚,动作逼真(见图十七)。上述图像都反映了当时受人喜爱的对练项目。
由上可知,秦汉时期武术已发展为两大类别:一类是有攻防格斗作用的实用性较强的技术动作,它紧密地围绕军事技术的发展而发展;另一类则是为适应表演需要,通过把攻防技术反复加工提炼而逐渐形成的套路技术。这种技术,艺术性较强,具有固定的动作次序;即有单练,也有对练;既有短兵对短兵,也有长兵对短兵等形式。它们一旦被“百戏”吸收,就必然朝着突出表演效果的方向发展。这样,在军事方面具有实用性的套路与以表演为主而突出演练技巧的套路,都有了各自的生命力,因而长期并行不悖。
汉时,模拟动物姿态的“舞”和“戏”很多,如“猕猴舞”、“狗斗舞”、“马舞”、“醉舞”、“六禽戏”、“五禽戏”等,其中不少动作为后人创造的象形拳及其他拳术所吸取。“五拳”中有龙、虎、豹、蛇、鹤五式;仿生的象形拳术猴拳、螳螂拳及形意拳中有龙、虎、猴、马、龟、鸡、鹞、燕、蛇、鼍、鹰、熊十二形;八卦掌中有“青龙返首”、“鹞子钻天”、“白蛇伏草”、“燕子抄水”、“凤凰展翅”、“猛虎扑食”;太极拳中有“白鹤亮翅”、“抱虎归山”、“金鸡独立”;南拳中有“鹤拳”、“狗拳”、“虎鹤双形拳”等。从这些后来形成的多种拳术中,尤其可以看出“五禽戏”的影响,只不过在模拟各种动物姿态的同时,紧密而巧妙地与攻防方法结合起来了。
此一时期,武术不仅在技术上有较大发展,其开展范围也广泛得多,民间武风之盛可谓空前。为抗击匈奴的侵扰,汉初统治者一直鼓励边民习武,强调“居则习民以射法,出则教民以应敌”(《汉书。爰盎晁错传》),这对当时民间练武起了推动作用。东汉时,民间手工业有较大发展,工人在繁重的劳动之余,也要练武备战。1975年在成都曹家出土了反映东汉“劳武结合”的石刻(见图十八)。石刻(见图十八)。石刻画面为一院坝,左侧酿酒,右面织锦,正中显眼的位置有一武器架,架上横放着矛、三头叉、三刃矛、长剑等,架的立柱上挂有弓矢、盾牌。这幅画面虽然没有反映出练武的具体内容,但从陈设的兵器看,有长兵、短兵、远射兵器以及防护用具,一应俱全,展现了劳动人民在劳动之余的练武场面。当时,有些地方还有演武厅一类的设备,厅中武器架上置有各种兵器供练武时选用。现存四川省博物馆的汉画象砖就有“演武厅”的画面(见图十九)从画面中,可以窥见当时已为练武提供了较好的场地、器材等设备。
由于练武活动普遍,民间曾涌现出不少武术家及不同技术风格的流派。据《古今图书集成。闺奇部列传》载;关索妻“王氏,名桃,娣悦,汉末时人,俱笄年未字,有臂力,精诸家武艺”。所谓“诸家”当时是指不同技术特点的各个流派而言。《汉书。艺文志》收入的《剑道》三十八篇、《手搏》六篇,都是论述“习手足,便器械,积机关,以立攻守之胜”的武术专著。
汉时已使用了“武艺”的名称,《三国志。蜀。刘封传》有“武艺气力过人”的记载。“武艺”就是徒手或手持器械的攻防格斗技术的总称。“武艺”名称最晚始于汉代,自汉以后一直沿用。
下一篇:漫话明清艺人的武术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