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诚信文化分会    主 办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国功夫

健身气功的运动养生观

时间:2022-12-01 16:43:01 来源:中国武术网 作者: 康涛

  健身气功是一种体育运动,而这种体育运动具有鲜明的养生属性。也就是说健身气功的属性之一就是运动养生。就此而言,它包含以下几个基本观点:

以动养生,动静结合

  动静是指宇宙万物运动、变化、发展的形态和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属性及存在的形式。动与静在哲学意义上是运动、变化的两种相对峙、相联系、相包容的形态,它是宇宙万物化生过程的动因。“动”表现明显的运动,同时又具有事物自身的能动变化性;“静”则表现非明显和微妙的运动并且也具有事物自身的稳定性;因而动、静都是运动,只是两种不同的运动状态。动与静,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它们是动中寓静,静中寓动。

  “以动养生”是健身气功养生运动观最基本的法则。其“动”,是绵绵不断的恒动和动中求静的动态平衡。俗话说:“动以养身,静以养心,”大量的科学实践证明,掌握好适合自己生命活动的动静尺寸,有益于增进自己的健康和长寿。习练健身气功时,以动为主,形、神、意、气连绵不断、滔滔不绝,并在此“恒动”原则下追求“动中求静”的动态平衡,达到意念专注守一,内气平缓如一,呈现相对的内静,做到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健身气功内外兼修、动静相合,它从整体上展现了动、静两个方面的矛盾统一关系。

平衡阴阳,调和血脉

  任何事物都有阴阳两个方面、两种力量,相反相成,相互推移,不可偏废,构成事物的本性及其运动的法则。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范畴,从健身气功的起承转合之间就时时处处都体现了阴阳的变化,其动作的每招每式都是以阴阳为根本的。健身气功中,有招势动静的阴阳,有动作开合的阴阳,有重心虚实的阴阳,有劲力刚柔的阴阳……互为阴阳,美轮美奂。

  阴阳双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阴阳双方互为存在的条件和根据,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阴依存于阳,阳依存于阴,每一方都以另一方的存在为条件。在内的阴是外在阳的内部动力,在外的阳是内在阴的运动形式。如果阴阳双方失去了互为存在的条件,那么孤阴不生,独阳不长。另外,阴与阳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作用、相互转化,都是以它们之间的依存互根关系为基础,否则,也就不能各自向着自己相反的方面转化。

  人体的健康,从阴阳概念来讲,应该保持其相对的平衡。人的生理功能虽然复杂,但正常的生理现象,都可以用“阴阳平衡”来概括,疾病机理虽然错综多变,但都可以用“阴阳失衡”来概括,故而调和阴阳、平衡阴阳,是养生的总则。在生命过程中,体内阴气平顺,阳气固守就能保持人体的健康。

  而养生的要义则在于不断的谋求人体的阴阳平衡。健身气功应用于防病调治时,可根据阴阳失调之症施以其法,以达到恢复身体阴阳平衡的目的。往大的说,此中阴阳平衡的调节可以是人体与周围环境的平衡;形体与精神的整合;气机与情志的调养。往小的讲,功法的蓄发开合亦明确指出了脏腑阴阳调和之法门,加以练习,必定可疏表清里、补虚泻实,使得脏腑功能得以提升、气血更为充盈。

  健身气功中,“上、下”、“左、右”;“开、合”、“呼、吸”;“收、展”、“刚、柔”;“虚、实”、“静、动”无不透露着健身气功阴阳运动的平衡之道。健身气功的功理功法在阴阳并重的指导思想下,重视对阴精的培补,亦注重壮益阳气。一张一弛、起承转合间使人获得补阴者阴得阳而泉源不竭,补阳者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阳生阴长,阴生阳长,生机重振,终获延年益寿。

以内导外,祛邪扶正

  练习健身气功时,“内”是指人体的呼吸气息、意念认识、劲力等无形的生理机能;“外”则是人体所表现出的静姿和动态等可见的“形”。健身气功的功法是在历史上原有流派基础上,对原有动作进行简化、规范而成的,同时强调外在形体的锻炼。这种做法始发于内、后形于外,既不可太柔,也不可太刚。

  过柔,则显得四肢瘫软,缠绵无力,像风摆杨柳,浮滑虚渺以至于不能对敌应物,在精神上萎靡不振,气势削弱。过刚,则显得僵硬呆滞,散乱易折,沉懈不灵,不能随机应变。故刚柔不可偏用,应择中而已,使轻沉交互、刚柔互济、快慢相间、动静分明、虚实相含的内劲互用。以健身气功为代表的中国传统运动养生方法的发展,阐明了“气功”内外调和、辟邪护正之路,以达到身心健康、社会和谐和自我价值尊重的理性回归。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由“内在”精神失控所引起的不良情绪可以使人体功能紊乱,并产生各种心理疾病,直接危害身体健康;另一方面,若人体的脏器功能发生病变,也会引起明显的情绪改变。在生理上,人的精神活动对内脏器官的功能起着主宰作用,故而内在精神活动正常,也是人体内脏功能及其相关的功能活动维持正常的因素之一。

  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控制下进行的。身体各肌群之间,肌肉活动与内脏活动之间,各器官系统之间的密切配合以及身体内外环境都有赖于大脑皮质的调节作用。练习健身气功要求清静用意、精神内守,可以增强意念,控制能力,减少外界干扰。使本体感觉皮质部位的兴奋抑制过程在一定时间内能严格地,有节奏地转移,感觉器官能更准确地摄取外界信息。由于感官知觉功能的提高,增强了人体的积极性反应,对语言、文字等信息也更加敏锐,利于形成条件反射,第二信号系统更趋完善。

  这样对于人们学习文化知识,掌握学习技巧、技术的能力都会表现出迅速准确的状态。而意识和动作相结合的练习方法,会增强神经系统的扩散性,使协同中枢之间的活动更加协同一致,即大脑皮质的运动中枢及第二信号系统处于高度兴奋状态,而皮质的其他部分处于保护性抑制状态,使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使人体很快就消除了疲劳。

  健身气功运动时,强调意识的主导作用,要求用意念控制呼吸、控制肢体动作,支配呼吸与动作有序配合,做到一方面以意领气、以气运身、气到劲到引起肢体运动;一方面又以意识控制肢体按照严格的动作规范进行运转,让外形的变化引起呼吸的相应配合,并经长期练习,逐步形成形、神、意、气统一,以内导外,达到内外合一的整体和谐。

  长期练习健身气功可预病防病,以达到祛除消灭病邪的目的。以和缓运动为自我修正的养生方法实则乃扶正祛邪同时并举,适用于人体正虚邪实的病证,达到扶正不留邪,祛邪不伤正之效。

柔和平缓,中正和谐

  健身气功演练过程中,肢体的伸展和收缩,准确到位,可使动作舒展大方、优美自然,呈现给人一种视觉上的优雅之美。气质宽厚、意趣沉稳的神态和深细匀长、自如徐缓的呼吸都要仰仗连贯流畅、柔和洒脱的形体动作来传递和表现。虽然几套功法各有千秋、不尽相同,但无论是在造型结构、起承转合之间,都给人以“力、美、健”形体之美的视觉享受。

  养生之道在于内外和谐、防病保健。健身气功秉承着祖国医学“不治已病治未病”的养生思想和人文关怀,练习健身气功时强调机体自然放松、平衡呼吸、意识平静,这样可以缓解不良情绪对大脑的刺激,降低大脑的应急性反应,从而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达到抵御外邪、祛病养生的目的。

  健身气功运动时,要求肢体在舒展中求紧凑,在紧凑中求舒展。四肢关节要曲中求直、直曲相寓。功法练习时,对头部姿势提出“虚领顶劲”要求的同时,又提出了身肢节节向下松沉,一直松沉至两脚的要求。这样,头顶要有向上顶起之意,两脚十趾抓地踏实;而头顶与两脚之间,节节松活、节节贯串。

  如此,虽在“上下对拉”的作用下,立身中正,身躯并不僵直。由于练习者年龄、体质各不相同,练功时要因人而异、区别对待,尤其是老年人和体质弱的人群,在练习健身气功时,重心的高低、用力的大小、习练时间和数量、幅度大小等,都要根据练习者个人自身情况灵活掌握,采用与身体状况相当的运动量进行练习。

  运动量应掌握在即使机体得到了有效刺激,又不至于超过机体可承受负荷的限度内。运动速度应快慢适度,取其“中和”为“轻缓”匀速。只有轻缓匀速的运动,才可能以意识去周密地指导动作,也才能以慢、匀、细、长的腹式呼吸引领和配合动作。

  面对生老病死这个自然事实,人表现出了恐惧,同时又进行着抗争。其实,人与自然本不应走向对立,而应该走向融合。在东方传统文化思想中,崇尚自然的“天人合一”这一最高理想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对生命的崇敬。健身气功五禽戏是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形态特点所创编,并将五种动物的运动形式融入到动作名称之中,以提示动作要领。

  通过对自然界中动物的运动特点进行效仿练习,以求从中获取生命和自然的身心体验,将自然之美在人的形体动作中得以展现。和谐是事物和现象的各个方面的配合和协调,多样化中的特殊统一。中国传统运动养生方法以身体作为体认和实践这种人间大道的手段,正是其得以发展的本质所在。健身气功以自身形体活动、呼吸吐纳、心理调节相结合为主要运动形式,注重身心的内外运动。

  从形、气、神三位一体的人体生命整体观出发,健身气功在生命现象的无限和谐中建构自身,符合生命的自由运动,每一呼一吸、一招一式之间无不体现着生命精神与肉体的和谐统一之美。调身、调气、调心的综合锻炼调整了人体的外在形体和内在潜力,使之内外和谐,从而改善和增进了人的整体机能,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三调合一”的练功方法充分体现了和谐的思想内涵。

  总而言之,健身气功以动为养的运动养生观将中国传统养生文化中的精气神韵、文化内涵、美学思想反映得淋漓尽致。也形成了健身气功内守充实、外示安仪的内向风格,让人在形体姿势的运动中体悟一种艺术境界。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表演气氛”和“演练神韵”。正是这种抽象的境界和气氛,使练习者陶醉于自我的情趣追求之中,也使观赏者赏心悦目、心神共鸣,从而都达到高层次的艺术享受,悠然于美妙的意境之中。(中山大学教育学院 康涛)

上一篇:形意拳体系---雷生霖收集整理

下一篇:健身气功五禽戏教学法(一)

编委会 | 网站简介 | 机构设置 | 会员简介 | 人员查询

版权所有:诚信中国网@2021 京ICP备13008251号

网站维护:中安观研究院互联网科技中心网站制作联系:010-57130801

如有侵权,敬请在一周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站新闻文章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2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