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诚信文化分会    主 办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非遗

中国人的故事|全国政协委员田静:唱响“非遗”赓续“三部曲”

时间:2022-03-10 11:04:30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海辰

  “在我十几岁的时候,当我得知陶壶是手工制作出来,我的兴奋感不亚于现在的年轻人看到了高科技。”心中有光,所以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建水紫陶烧制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田静在她的少年时代,不顾家里人的反对,选择学习了建水紫陶烧制技艺。

  二十多年前,建水紫陶尚“隐”于市,从事这门手艺,并不被人们所认可。但是对于田静而言,选择了,就勇往直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拜师求艺,刻苦学习,潜心钻研。时光不会辜负每一滴汗水,终于,她凭借自己的努力成为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建水紫陶烧制技艺云南省代表性传承人。

  田静的“两会数字”是4,意味着“每年4期免费技能培训”和“辐射带动从业人员超4万人”。

  “希望能够把老祖宗留下来的这些智慧和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承给年轻一代。”这是田静的梦想,她想把心中的光变为星火燎原。2008年,她开始带徒弟。2018年,她成立了“田静紫陶技能传习中心”,每年坚持举办4期免费培训,让更多的农村青年有机会接触并学习传统技艺,为乡村振兴培养实用技能型人才,也让这门技艺得以传承。

  在田静和同行们的共同努力下,乘着普洱茶备受人们青睐的“东风”,建水紫陶迎来了全新的发展局面——生产销售企业和个体户达2246户,辐射带动从业人员超4万人,年产值从11亿元跃升至40.3亿元……

  建水紫陶的蝶变让田静更加相信,“非遗”的保护传承与发扬指日可待。作为全国政协委员,田静把履职的重心放在了“非遗”的保护、传承与发扬上。为了能担起这份责任,几年间,她走访调研了许多传统技艺类非遗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当她看到大部分“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都年事已高时,她的眼眶湿润了。当她了解到很多“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正面临着接班人“招不来、留不住、传不下”的困境时,她眉头紧锁……用脚步丈量出来的调研成果,扎实、有力,也让她对自己的履职方向更加明确。

  “‘非遗’要代代相传,必须‘两条腿’走路。”田静说,一条“腿”是依托有能力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建立公益性的传习中心或者“非遗工坊”,另一条“腿”是依托于职业教育。

  从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到现在,田静的提案无不遵循着这一理念持续呼吁。《关于加大云南边疆地区“非遗”传习相关建设助力脱贫的建议》《关于成立非营利公益技能培训机构以助推乡村振兴的提案》《关于支持鼓励“非遗”手工技艺开展公益技能培训的建议》《关于在少数民族地区基层中专技能培训学校开设“非遗”技艺专业的提案》《关于在少数民族地区职业院校中增设“非遗”技艺专业的提案》……一份份提案层层递进、目标明确,田静正朝着她的梦想阔步前行。

  如果每天多出一小时,田静最可能的选择就是奔走调研。

  让田静最欣慰的是,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其中的若干条意见,都是她之前一直在呼吁的内容。

  去年,受疫情的影响,田静实地调研的脚步慢了下来,但她又开辟了“线上调研”的路径,定期和全国各地的“非遗”传承人互通有无,如江西南昌的瓷板画代表性传承人、河南的剪纸代表性传承人和木版年画的代表性传承人等。她发现,“线上调研”让她的视野更加广阔,了解的情况也更加丰富。2022年,她准备了一份《关于加强职业院校非遗技艺专业建设的建议》,该提案在以往的成果上,聚焦“目前职业院校,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职业院校‘非遗’技艺类专业的建设、发展并不理想,未能很好地发挥培养‘非遗’技艺传承人、推进‘非遗’技艺传承的作用”的现状,大力呼吁要精准、合理地做好民族地区职业院校技艺类“非遗”专业设置;科学、系统地做好民族地区职业院校技艺类“非遗”专业的课程安排;深化教学模式,积极搭建实训平台。

  从保护到传承再到发扬光大,这是田静心中传承“非遗”文化、赓续民族文脉的“三部曲”。在田静看来,一项技艺带来一份工作,一份工作就让年轻人留在了家乡。他们一边传承技艺,一边生儿育女,家乡越来越美,游客越来越多,收入越来越高,生活越来越好。这样,乡村振兴才不是一句空话。

上一篇:户县北乡锣鼓

下一篇:贵州非遗保护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编委会 | 网站简介 | 机构设置 | 会员简介 | 人员查询

版权所有:诚信中国网@2021 京ICP备13008251号

网站维护:中安观研究院互联网科技中心网站制作联系:010-57130801

如有侵权,敬请在一周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站新闻文章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2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