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诚信文化分会    主 办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非遗

  非遗扶贫就业工坊作为非遗助力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不仅使老少边穷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得以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更开辟了我国文化扶

2021-12-01 14:29:40

  位于延川县的黄河盘龙湾。 记者 杨露雅摄  有那么一条河,她孕育出与尼罗河文明、两河文明、恒河文明一样璀璨夺目的古代文明;有那么一条河,她为沿线播撒下文化生态的

2021-11-30 10:03:52

  西湖绸伞是杭州特有的传统手工艺品,既实用又具有观赏性。西湖绸伞,以竹作骨,以绸张面,轻巧悦目,式样美观,携带方便,素有“西湖之花”的美称。西湖绸伞

2021-11-26 12:42:10

  图为宁夏贺兰砚。 受访者供图  中新网银川11月13日电 题:探访“中国贺兰砚之乡”:当“非遗”遇上“创新”尽显“国家宝藏&rdq

2021-11-25 13:22:39

  11月21日,在宝丰县一汝瓷工作室,汝瓷艺人在汝瓷茶具上绘画。近年来,有“汝瓷之乡”之称的河南省宝丰县将传统非遗汝瓷制作技艺与绘画相融合,以画入瓷、用

2021-11-24 10:13:03

  西泠印泥是浙江杭州的汉族传统手工艺品。源自西泠印社创始人为丁甫之、王福奄、叶铭于光绪二十九年共同研制的,迄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民国时期西泠印社社员韩登安等人

2021-11-19 10:01:54

  八珍糕是一种夏令防病食品,以糕内有八味中药成分而得名,产自嘉善县西塘镇。原西塘钟介福药店是百年老店,所产八珍糕是创始人钟稻荪在1885年参考明代陈实功所著《外科

2021-11-18 14:46:17

  新疆英吉沙县达瓦孜艺术传承中心的达瓦孜艺人表演“高空芭蕾”。 胡嘉琛 摄  中新网新疆英吉沙11月11日电(胡嘉琛)一条两指粗的麻绳被固定在距离地面6米的

2021-11-17 16:51:16

  小花篮是西湖区一带具有民间特色的工艺品,发源于老东岳村相传清末流传至今,有150年历史。上世纪30年代小花篮工艺在西溪一带十分普及。制作小花篮的材料采用苦竹,它生

2021-11-16 14:19:28

  香菇砍花法栽培技艺在我国延续了1000多年,除龙泉、庆元、景宁三县菇民之外,非菇民得不其法,且形成了一套十分严密的行规,技艺不得外传,所谓“传媳不传女&rdqu

2021-11-16 14:18:22

   有1000年历史的成人礼在宋皇室赵氏后人聚居的南门村再现;来自全国各地的18对新人在黄杨河上集体进行“水上婚嫁”。上周末,珠海市斗门区上演了一场场非遗

2021-11-12 13:58:55

  黄河在山东流经九市,处处皆风景。浩荡的黄河水日夜流淌,山水林田湖草构成一幅壮丽的山水画。过去几年,山东将推动黄河沿线乡村振兴与当地非遗项目活化有机结合。一方

2021-11-11 14:56:18

编委会 | 网站简介 | 机构设置 | 会员简介 | 人员查询

中国诚信文化网cxzg.cslai.org  版权所有

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 主办 诚信文化工作委员会 承办

京ICP备13008251号-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1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2014号